光纤在线手机版

 
德力光电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光通信专访

CIOE 2019 专访 | 专访敏芯半导体徐之韬:专注前行,无问西东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19-09-04 13:30:28 本站采访报道 文章热度:

9/4/2019,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光通信行业才刚刚起步,刚念完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研究生的徐之韬先生就走入了这个领域。自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徐老师已参加工作近五十载。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进入光通信行业的探索者,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依然默默耕耘在研发第一线。徐老先生可能也不曾想到,四十年后,自己所在的武汉“光谷”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武汉敏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技术顾问 徐之韬


风雨兼程四十年:亲历行业蜕变
   在第21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 2019)的第一天,光纤在线有幸采访了徐老师,被问及光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徐老师娓娓道来,80年代初期,中国光通信行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生产设备,全面落后于国际十年以上,由于自动化设备的短缺,光刻、沉积、划片、裂片等全部工艺几乎全部依赖于手工操作,芯片产量低,国内全年产量仅2000只,且速率低、可靠性差。通过近四十年的曲折探索,中国光通信技术终于实现了阶跃式发展,不仅产量得到了指数增长,传输速率从最早的8M、32M、64M发展到了如今的25G甚至是50G,速率提升了5000余倍。
聊到整个行业的蜕变,徐老师的眼底掩不住笑意:“现在整个行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芯片特性上升了,价格却下降了。当年2寸的外延片要7000美金/片,现在只要200美金,而且可靠性要好得多。”



选择敏芯半导体:不忘初心,发挥余热
   2004年,58岁的徐老师濒临退休,为了使几十年的学识经验得到更好的输出传承与转化,不甘于清闲的徐老师加入了三安光电,通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顺利完成了三安光电探测器芯片团队及工艺线的建设,实现各类探测器芯片的月产能过千万颗,成功弥补了LED行业龙头老大在光通信领域的空白。
2017年孙子的降临,让大半辈子投身于科研事业的徐老师决定放下工作回归家庭,直到2018年接到了敏芯半导体的电话。“我很看好这个团队,他们都是干实事的人,而我拥有现成的经验,对于光通信探测器方面的研究这么多年从未离手,至少可以给这个团队做出一些理论上或操作上的建议,让他们少走弯路。”对于自己的判断,徐老师十分肯定:“我是冲着敏芯半导体的管理和技术团队而来的,公司激励氛围很浓厚,都是一些志同道合、脚踏实地的人。”

告诫年轻人: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光通信市场,但仍是大而不强的局面。因为大多数公司都不具备核心技术,所以无法得到长足发展。”关于国内光通信行业的现状,徐老师感慨万千:“目前国产芯片也是以中低档为主,高端产品仍高度依赖于进口。国产芯片产品的可靠性也有待加强。”徐老师坚定地认为,高端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核心竞争力,但这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耕耘、反复的试错才能实现。
   敏芯半导体80%以上的研发技术人员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的热情投入的工作态度让徐老师倍感欣慰,但与上世纪的工程师前辈相比,徐老师指出了当代年轻工程师的通病:“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比较浮躁,工作不稳定,以高薪为导向,但是技术的钻研需要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徐老师在工作之余仍然广泛阅读学术文献,关注前沿报道并持续思考:“希望年轻人们可以静下心来,在业余时间加强自己的理论基础。”

未来期许:砥砺前行,国产化替代任重道远
   徐老师的工作主要聚焦在10G APD, 10G DFB, 25G EML等高速率产品的研发上,近日,敏芯半导体应用于10G PON ONU及OLT,80Km城域网的接收芯片即将发布,这正是徐老师负责的项目。被问及对未来的期许,他坦言,现在国内光通信高速芯片是短板也是机遇,目前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实现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摸索出自己独到的方法与模式,形成不可复制的核心技术,才能使中国芯片不受制于人。
“我们团队除了技术优势外,最可贵的是拥有足够的专注和耐力,只要大家凝聚时间、精力和智慧,敏芯半导体一定会成为国内光通信行业最好的公司之一。”徐老师坚定地表示:“我也将用毕生所学来为光通信高速芯片国产化替代做出贡献。



招商热线:0755-26090113
最近热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