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信运营收入491亿的支撑点是什么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3-03-12 08:34:51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导读:

2002年,中国电信运营业跌跌撞撞走过了不平静的一年。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消息称,去年5月中国电信的拆分重组,使电信运营市场得以重新洗牌,同时也正是受拆分影响,去年全年我国通信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所下降,仅为2106亿元,比2001年下降了20%。对于电信制造商来讲,中国电信市场没能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样成为电信行业整体滑坡的“避风港”。 
  不过,与设备市场普遍遭受打击相比,即使在中国电信拆分的形势下,电信运营市场依然凯歌高奏。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截至2002年年底的中国运营商业务收入排名显示,去年几大电信运营商通信业务收入共完成4576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14%。其中,中国移动以37.4%的收入比例居第一位,第二位的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为32.5%,中国网通以16.6%居第三,中国联通居第四,业务收入比例为12.1%。另外两家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份额相加,占到1.4%。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上,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全国通信业运营收入要实现5067亿元的目标。这个目标比去年增加了491亿元,增幅为11%左右。另外,要发展固定电话用户3300万户,手机用户5200万户,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基本维持去年水平。
  按照大部分人的感觉,2003年全球电信业仍然不会走出低谷,而国内电信业多多少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这种情况下,运营业收入11%的增长目标是不是高了?实现该目标的基础是什么?这个数据的支撑是什么?这些仍然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中国电信用户数巨大的增长空间给运营商提供了坚实的收入增长基础
  2002年,我国新增电话用户数量为9545万户,越过1997年前的总量。到去年底,我国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4.2亿户。但和全国的人口数量相比,电话用户数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有一个事实需要注意,近两年来,电信运营商们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和手段变相地降低电信资费,虽然价格降低了,而运营商的业务收入还是增长了。2002年就比2001年业务收入增长了14%,而且2002年的情况完全不同于2001年,2002年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电信的冬天,而2001年对于电信业来说却是发展的好时光。在这种情况下,2002年14%的增长就显得来之不易。如果非得有一个解释,那就只能是用户数量的增加,弥补了这几种因素带来的收入的下滑。 
  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几年来三种电信用户(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非常快,业务量的增长也说明了人们的电信需求量也在增加,但运营商业务收入却相对稳定,增长率也比较稳定,甚至低于用户数和业务量的增长率。电信研究院的杨培芳教授说,这说明了电信业务的价格正在下降,或者说运营商们越来越重视低端市场。杨培芳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说明运营商的观念正在改变,不再像几年前只重视高端用户。杨认为,有了这样的观念,运营商就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为通信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规模经济性非常明显。根据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电信网络的功能和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用户越多网络的功能越强,而用户们越愿意使用其网络提供的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户数的增长和潜在增长,都是运营商业务收入增长的最坚固的基石。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春林认为,我国目前有着非常广阔的用户市场,而这个市场是运营业发展的前提,有了这个发展空间,用户数会持续增长,从而带动运营商收入的持续增长。 
中国的运营商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机会。那么,运营商们应该怎样做?
  中国电信的拆分暂时给电信业改革划上了句号,无论是固定领域还是移动领域,运营业内竞争的格局都已基本形成。剩下的就是运营商们发挥智慧去竞争的事情了。关于运营商们应该怎么做,杨培芳认为,通信行业具有普遍服务性和公益性,企业应该考虑长远利益,而要使长远利益有所保证,就必须使业务价格越来越趋于成本,以使更多的用户进入到电信市场,即所谓把市场做大。专家警告说,某些电信运营商也许目光短视,不愿意降价以巩固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但以长期的眼光看,这些企业会失去发展的后劲。而且,电信业已经具备了接近零成本经营的条件:用户安装电话以后,一天打一个电话和一天打100个电话甚至24小时都聊天,电信公司的成本是一样的。基于这个认识,运营商应该千方百计地吸引各种用户(而不仅仅是高端用户)到自己的网络中并且使用业务。运营商们现在正在做的,令人欣慰。中国联通在其CDMA网络开通的时候,曾制订了以高端用户为目标的政策,而现在这种情况早已得到改变。这种改变换来的结果就是联通CDMA用户数在2002年底前顺利突破了700万大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在未来若干年将为通信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朱基总理去年底在香港批评有的电信运营商不讲政治,其起因是运营商提高接入费用,而有人认为,运营商此举不但没有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还将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由此看,讲政治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通信业的发展上来,讲政治就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对于通信产业来说,目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大政方针。经济为政治服务,政治也同样为经济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给电信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而电信业的发展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惠及十几亿人口,这样的人口规模实现小康,对电信应该是个什么要求呢?上个世纪80年代,欧洲有一个学者为此提出了一个标准,他认为,小康社会的标志就是家家都用得起电话。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康社会的标准已经不应该是家家用得起电话,而应是人人都用得起手机,都能上网了。从这个意义上看,20年内,固定电话用户数应该达到5亿户以上,移动电话用户数应该达到8亿户以上,互联网用户数也应该在8亿户以上。实现这个目标,相信国家会有一个好的政策保障,这对于电信运营商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作为运营企业,要为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并使自己得到发展,就不能总做获取超额利润的美梦。以移动通信为例,十几年前的暴利经营,一部大哥大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暴利将会遏制企业的发展。有人说,为什么移动通信发展快,因为它是为没有知识而有钱的人服务的;互联网为什么发展慢,因为它主要是为有知识没钱的人服务的,用户大都是学生、老师和科研人员。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也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当时通信业发展的扭曲现象。这也是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违背的,更是与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相违背。从整体看,通信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大众市场,要有用户规模。业界有很多这方面的教训:铱星系统由于运行的时候把用户群定位为少数有钱人而最终破产。新加坡几年前建设了CDMA网络,其用户目标是锁定了高端用户,最后由于用户量不够,支撑不了网络的覆盖,不得不拆网又改用GSM。所以,电信企业应调整其用户定位,为包括高端用户、中低端用户在内的大众服务。 
  吴基传部长曾经说过,通信产业应该是微利行业。这不仅体现在通信行业要以广大用户为基础,还要以服务来吸引用户。这两个条件是企业服务大众并且有赢利的基础。有人说中国的商业文化或者商人有三种,一种是北京商人,其目的就是赚取高额利润,只有高利润的买卖才肯做;第二种是温州商人,他们的理念是只要不赔钱就可以做,虽然利润很少,做得也很艰苦,但却津津有味,而且很长久,越做越大;第三种是山西商人,他们的理念是赢利的多少是次要的,但一定要让用户永远离不开他,即以消费者为中心。专家认为晋商的经营理念是现代企业应该学习的最高经营理念。电信行业是公众服务行业,对这种思想更应该深入地学习和借鉴,即使暂时不能上升到晋商的高度,至少应该达到温州商人的高度。 
  从国家政策看,也应有所改变。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引进国外的做法,那就是要让运营商为普通用户服务也照样有利可图,比如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等。 
  张春林副司长认为,国家制订的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方针,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而推进信息化通信是基础。由此看,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整个通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保证。 
491亿的目标科学合理 
  从世界范围看,电信业目前正是“冬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的情况尚不严重,用吴基传部长话说就是“风景这边独好”。从电信业在整个经济形势中表现看,全球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2002年全世界GDP的增长水平不到2个百分点,可喜的是即使如此,从中也能看到电信行业的发展——全球电信的增长还保持在7%和8%之间,应该说相比整个经济发展,电信业还是保持快速发展。从国内情况看,其形势也比国际上乐观。电信业的收入增长率还是以近2倍于GDP的速度在增长。有关专家原来预测2002年电信收入增长是15%,最终的数据是14.41%,虽然略有下降,但其中包含一些降价因素。 
  2003年通信运营收入增长491亿元(11%)的目标,有关专家认为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杨培芳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宏观指导性目标,政府在制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也不能排除一些突发性的因素,比如战争等。杨认为,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增长11%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的,甚至有些保守,还应该再高一点。之所以认为目标还可以再定高一些的原因是基于对电信业长远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他认为,虽然世界电信业这一两年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电信业的投资也有所下滑,但这些问题并不代表本质,也不代表发展趋势。电信业从长远看还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甚至有人认为电信业的朝阳期至少还可以持续50年左右。专家认为,电信业和计算机、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虽然几年后电话的普及率可能会因为过高而没有了发展空间,但互联网的各种增值服务层出不穷,从这种业务的发展势头看,其纵深的服务目前还看不到底线。从这个意义上看,电信业和信息业结合以后,生命期就会很长。2003年,只是通信业作为朝阳产业起步、发展的初始,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是有理由的。 
增长点在哪里?
  作为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的副司长,张春林对这个目标的制订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定11%的增长目标,而不是和去年一样的14%,主要是考虑到要留有一定的余地。现实中运营收入的增长可能会高于11%,但是作为一个指导性计划,留有一定的余地是必要的。他还说,目前国际IT业虽然正在复苏,但还没有看到更明朗更清晰的前景,中国不是经济孤岛,中国的通信业和国际通信业是一体的,也会受国外形势的影响。国际IT业的下滑,特别是欧美日等主要地区和国家的下滑,包括一些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不景气,对国内通信业包括国际通信业务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这些国家和中国在经济上利用通信的往来少了。另外,中国电信拆分还不到一年,还有一些精力要投放在内部的整合工作上,对经营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网通总经理奚国华在公司2003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网通公司今年的收入目标是710-720亿元,增长7%-8%。这一增长目标低于11%的行业增长率。由此看,2003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目前电信市场排位第二和第三的企业,都将受拆分影响,增长率都不会很高,而综合业务相对发展较好的移动通信,收入增长目标的下限也不能脱离现实,定得很高。
  另外,按照行业特点,中国的通信业会是一个稳定的持续增长的行业。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企业的效益收入也会持续提高。张春林认为,通信行业从来都不是那种大起大落、要么就暴利要么就严重亏损的行业,所以收入增长目标虽然不能很高,但更不能很低。
  张春林副司长对491亿元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他的信心主要来自于下面几点理由。
  其一,电信运营市场格局已经确定,各运营商已经基本上从电信改革的纷乱中稳定下来,从而定下心来抓好营销工作,在巩固已有的市场的同时开拓新的市场。另外,有这种内在动力的激励,各企业会在提高投资效益、经济效益方面下功夫,而不会出现国外IT业的那种下滑现象,张认为国外IT业的那种下滑是泡沫破灭后的下滑。
  其二,从投入的角度看,2001年通信固定资产投资是2600亿元,2002年是2100亿元,这个数字是信息产业部集中了各运营商的投资计划得到的。张相信,有投入必然有相应的产出,虽然投入和产出之间会有一些滞后,但2001年和2002年两年的投入已达4700亿元之巨,4700亿的投入在2003年将会产生效益。
  其三,去年电信分拆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下半年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在对方领域的网络完善工作,为双方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提供了基础,两公司都会相应地扩大开展业务的区域,具有增加收入的前提和基础。 
  其四,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稳定给通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方针政策和大经济环境的稳定,目前,我国经济整体增长的态势是稳定的,对通信业的收入增长也有很大的拉动。另外,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基本政策也给通信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其五,移动通信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移动通信领域除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用户数量还将快速增长之外,各种各样的增值业务的推出将为企业带来非常好的收益。一些移动增值业务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仅今年春节的7天假期期间,中国移动的短信收发量就达到近60亿条,推出时间不长的彩信业务的发送量也超过100万条。以北京移动为例,2001年年三十,北京移动全天共收发短信息2300万条,而今年则高达5000万条。另一个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继去年开通CDMA网络以后,今年将升级其为2.5代,全面开通CDMA1X网络,为开通诸多差异化增值服务提供条件。
( 阴志华/通信世界)
关键字: 通信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刘** 嘉兴 技术支持工程师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