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端光器件研讨会的观点和声音(二)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13-01-19 00:45:47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导读:

1/18/2013, 由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赞助,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主办、光纤在线协办,元月11日在武汉光谷金盾大酒店召开了以“推进中国高端通信光电子器件发展并突破核心技术的措施研究”为主题的研讨会。讨论如何实现国内光通信器件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怎样尽快在高端器件及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等许多有意义的课题。
参加研讨会的企业包括:武汉光迅科技、武汉电信器件、武汉正源光子、苏州旭创、江苏奥雷、成都马尔斯科技、广州永大、上海圭光科技、福州中科中芯、深圳飞康、武汉奥新科技、深圳亚派光电等国内主要光通信器件生产和研发公司,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武汉邮电科研院两家研究机构。
有六位千人计划专家到场,包括:李若林,刘圣,李冰,吉晨,储涛,卢坤忠。
两位主要负责光通信产业研究与发展的国家863专家,通信主题专家,武汉邮电科研院余少华副院长,微电子与光电子主题专家,科学院半导体所祝宁华副所长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光通信器件行业元老,前飞通公司创始人黄章勇老师、科学院半导体所余金中老师、马骁宇老师、湖北省重点引进的光学和纳米科技专家王肇中教授参加了会议。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努力,我们整理了本次会议上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声音,供全行业参考。

 对中国高端光器件发展的建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要为政府决策部门提建议,让政府听到光器件企业的声音。许多嘉宾都对如何促进中国高端光器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华工科技王肇中博士提出我们应该避免走我国微电子工业的老路。发展中国外延片产业要想解决一无时间积累,二无资金的困难,可以通过引进和合作来加快发展。由于近10几年来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在海外期间掌握的知识和先进检测手段,实践“检测-分析-改进”方法,争取用较短的时间就达到原来需要10年以上才能达到的生产工艺水平。全面掌握外延技术这一核心技术不仅将填补了国内光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外延片的技术和产能空白,为开发高端半导体芯片打下基础,而且能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外延片的结构设计)和光电子技术的应用,推动光电子行业各领域的自主创新。 
飞康黄总的建议是企业要有合作的机制,无论是技术专利合作还是市场合作。引进人才要团队引进,不要单个引进。要注意建立平台。光器件是一个大系统,要很长积累,要有个平台。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马骁宇老师也号召企业间建立合理的行业分工,他认为国内的材料外延能力与国外差距非常大,但是他所在的半导体研究所在某些特殊外延片生长技术方面已经有多年积累,通过团结合作,国内相关技术是可以很快提高的。
光迅公司胡强高副总的建议是,政府要加强对光电子产业的投入,而且需要集中投入。国家政策要将技术突破和产业突破分开对待。企业自身要自强,要加强同行间沟通。他特别以光迅的例子指出,现在是行业低谷,国外有许多可以收购的公司,海外并购可以帮助国内公司跨上一个台阶。他介绍了光迅科技通过收购丹麦IPX公司实现PLC产品线升级的情况。
深圳亚派光电谭旭东副总经理介绍了建立高速自动化工艺平台的实践和优势。从事自动化测试的武汉高思光电的李传文总经理特别提到,“企业不应该把自己的优势建立在技术上,应该建立在平台上,靠团队和工艺积累,通过提高效率和响应速度来建立竞争壁垒。”他还建议政府银行应该给中小企业更多支持,政府需要建立公共的研发平台,尤其是测试平台,比如他所看到的科学院苏州纳米研究所。
说到平台,永大的夏总在会上还透露了一个特别令人振奋的消息。夏总透露,从2010年11月开始,他们就在筹备完全民营资本的微硅机电产业园,模仿台湾的工研院模式,已经联合47家美国公司,广东相当一部分企业,目标是做一个真正的斯坦福国家实验室的创新平台。目前这个产业园已经得到中央到地方的支持,总投资 680亿人民币。产业园初步定在肇庆。
苏州旭创总经理刘圣的建议是:要想突破,第一要有人才, 海外的,本土的都要,还要互相交流,有条件的要去硅谷设立研发中心。 第二,要有机构把天使,PE都结合起来,然后还做公司重组,当然还要政府的扶持,比如建半导体芯片的Fab,美国政府曾经投了很多钱。第三, 产品策略很重要,要错位竞争,产品有附加值,每个公司把自己的产品做精做尖。第四 呼唤一个健康的产业环境,不仅是供应商商之间,还有产业链利润的合理分配。最后一点 自主创新最的环境,该学台湾,美国, 在政府效率提高,上市机制设计上都有改善的很大余地。比如上市问题,中国很多上市企业并不需要上市融资,而急需融资的却没有资格上市。在会后和我们的沟通中,刘总还特别提到标准合作的重要性,吸引设备商加入的重要性。他以光模块为例指出,以前我们的标准就是跟着国外走,但现在在高速互联方面,全球都是空白,而且现在各地区的市场需求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协会设立自己的标准,或许能让全球的光模块都跟着中国的标准走。
奥雷总经理陈岭认为实现突破的关键是,第一,国内企业普遍小而全,对自己定位不清楚,很难差异化,小而全是不可取的 死路一条。第二,他呼吁组织成立通信光器件产业联盟,今后要经常交流各自研发进展,形成专业化分工,避免小而全;避免重复投资;避免市场恶性竞争,他进一步举例说美国半导体行业的Semitec当年把各个公司联合在一起。中国缺乏这样的机制。这方面需要有人牵头,形成合力。企业和学界人士每年可以聚在一起讨论我们需要在哪些课题或者哪些技术上突破,并向工信部申请支持。刘文补充提出通信光器件产业联盟还可以统一协调处理专利及知识产权问题。
主打PON激光器芯片的福州中科光芯总经理苏辉博士提到自己在高端光器件的产业化上还是摸石头过河,以产业化来做科研。产业化为主。以低端芯片确定公司的运行能力,确保公司不是个科研组。同时要以高端芯片为主要利润点。他说虽然目前投资方对他们还没有太大压力,但是对于能否成功开拓市场,确保实现满足维持公司运行的最低产量,现在还是很担心。
武汉锐科的卢坤忠博士对于自主开发泵浦激光器等核心技术充满信心,他指出10~ 20年前,日本、欧洲、美国在通信光电子器件行业投入巨大,发展了很多核心技术。今天中国要掌握这些核心技术,代价应该小得多,因为我们不必要再走弯路。当然专利及知识产权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卢博士建议政府支持做前期投入,同时引入纵向战略客户投资确保公司技术管理团队专心研发,产品成熟后再扩展到其它客户和市场。他同时认为,海外收购需要有更大投入,但海外收购可以让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刘文教授在他的建议中提出一方面要花大力气解决“空芯化”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下一代光通信核心器件的发展,基于相干技术的100G系统是10年一次的技术变革,光通信行业正在进入100G时代,100G系统已经开始大量商用,2012年3季度比2011年3季度的订货量猛增5倍。100系统关键光器件是窄线宽可调激光器,LiNbO3和InP外调制器。另外还有面向WDM-PON的核心器件低成本可调激光器和激光器阵列。目前国内研究、开发实力、投入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政府项目投资不能“撒胡椒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分期投入,逐步滚动,要讲效率,一步一步掌握核心工艺。产业化项目不能好高骛远。
从日本回来的半导体所的储涛博士提出了弯道超车的理念,建议开展硅基光电子通信器件的研究。学习日本在开发硅基光子技术的作法,比如日本硅基光子学公共开发平台,还有NEC公司专门成立了硅基光子学研究部,把大部分搞三五族光电子器件的科学家集中起来开发这一技术。他用他们团队开发的硅基调制器、光开关、可调谐激光器为例,说明硅基光电子通信器件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赶超国外的机会。
现任深圳亚派光电总工程师的熊运生先生提出,云技术给中国光器件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云间数据交互量巨大,传统的并行字节传输效率低,可能无法满足要求,有可能变成8位、16位的数据位+1bit的校验位的并行传输模式。传统的、适合于长距离干线传输系统的Butterfly封装、ITLA(Integratable Tunable Laser Assembly)封装都可能演变成阵列封装。无论是阵列技术还是多电平技术,都不是成熟的技术,大家差距不大,这样就给我们的光器件产业提供了机会。
在Avago从事过高速互联器件的半导体所吉晨博士认为,公司产品应该兼顾大批量低成本主流芯片市场和小批量高附加值高性能芯片市场,他介绍了他所在的王圩院士课题组在小批量研发EML激光器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吉博士提出2000年至今,国外主流芯片厂商龙头企业的地位已难以撼动。光电子器件产业基础技术积累长期性与含金量极为重要,国产光子器件产业化非常需要依靠国家战略性定位与支持,才能抓住利润最高的市场需求时间与价格窗口,应避免国内光伏,照明芯片市场低性能芯片恶性价格竞争模式。吉博士提出可以借鉴台湾工研院经验,建设由政府资助,服务于中小型企业,从事面向市场应用性科技研究的实验工厂。
半导体所余金中研究员用自己过去几十年在研究所和企业的经验指出,中国高端光器件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在管理和体制上有比较大的变化。产学研如何放到一起,政府,企业,大学要做些根本的改革,一定要改变科研人员为发文章而作研究,科研产品无法量产的情况。余老师的发言提到了根本问题。如果这次武汉会议能促进国家在高科技发展体制上进一步改革,促进中国的高端光器件产业走上正轨,这也是全体与会人员和我们最期待的。
关键字: 高端光器件 邮科院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