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亿美元企业支点:国际品牌价值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8-03-06 09:45:24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

    3/6/2008,(通信信息报记者  廖鸿翔)海尔、联想、华为、中兴等中国电子信息业的“百亿俱乐部”成员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断“走出去”,这些逐渐国际化的品牌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坐标。
    
经历风雨见彩虹
    寒冬已经过去,中国电子信息业正在引来繁花似锦的春天。例如,华为2007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45%,海外销售额超过70%。实现了连续十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功跻身全球前五大通信设备企业。
    整个电子制造行业业绩亦十分可观。2007年上半年美的、格力和海尔海外业务收入分别占到了其业务总收入的39.52%、29.52%和21.59%。
    据信产部统计数据显示,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增加值13000亿元,增长18.2%。其中全行业对外贸易额达到80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出口4595亿美元,增长26.2%,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7.7%。电子信息业正在享受“走出去”的成功。

穿合脚的鞋才能“走出去”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得找对路。在发展之中,“百亿俱乐部”成员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向成为卓越的跨国企业集团迈进。
    海尔在时任总裁张瑞敏的带领下,创出了独特道路。1999年初,张瑞敏明确提出1999年为“海尔的国际化年”,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使海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同时提出了“走出去”:走到国外的主流国家,主流市场;“走进去”:进到国外的主流渠道、销售主流产品;“走上去”:真正成为当地的一个主流品牌的三步走策略。通过“先难后易”、“三融一创”、“三个国际化”、“五个国际化”等一系列国际化策略,让海尔的品牌和产品遍布世界。
    联想则更多地通过并购整合拓展国际市场。华为自1995年开始进军海外,历经十年,由“易”向“难”,逐步进入各级市场,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同时为淡化中国本土色彩,在国际化为导向下重塑企业内部文化,2006年华为更换了28年之久的公司标志。通过步步为营,先易后难的方式,华为已经让自己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中兴“出海”则瞄准了第三世界国家,通过力推本土化策略,度过了海外探索期、规模突破期、全面推进期和高端突破期等四个阶段。
    
全球化使品牌更有价值
    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业的出口逐年增加,但是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层出不穷,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将面临新的挑战。当中国企业失去成本优势的时候,依靠什么能够在全球立稳脚跟?
    世界著名广告人大卫·奥格威认为,竞争的三个层次中,品牌竞争往往就是淘汰竞争,竞争到最后行业里面会产生几个寡头,市场占有率向几个品牌集中。
    因此只有塑造国际品牌参与竞争,才是中国企业的出路。“百亿俱乐部”成员正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强化自身品牌的价值。
    联想利用奥运营销与品牌整合加快品牌国际化的速度。尽管目前联想已经退出了奥运会TOP合作伙伴的行列,但此前与奥运的合作余波尚在。同时,联想开始提前放弃IBM品牌,加速自身品牌的强化。
    海尔坚持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的方针,在许多“白电”厂商降价的时候,让自己的价格走高,体现其对自身品牌价值的信心。
    2007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海尔排名83,长虹位居299,联想获得337的排位。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