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赵慧玲看NGN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5-03-24 11:49:47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导读:

3/23/2005, 
  NGN是网络发展的长远目标
  NGN是人们对未来网络的期盼,希望把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都能在下一代网络中加以解决,它是网络发展的长期目标。NGN的权威定义是: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这一长远目标要通过不断努力来实现。
  NGN标准道路漫长
  国际电信联盟在2001年~2004年研究期开始启动有关NGN的研究,2003年推出了NGN的框架性标准草案,组织了全球的NGN研讨会,2004年召开了相应的课题报告人联合会议,成立了NGN专题组(FGNGN),2004年世界标准大会WTSA宣告ITU-T成立NGN研究组。虽然ITU扬旗NGN,致力于全球的NGN标准化工作,但其道路坎坷,目前的NGN工作仅停留在宏观的概念和框架的研究上。
  2004年是NGN标准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的一年,为了加快NGN的研究和标准化进程,ITU召开了多次NGN课题报告人联合会议和SG13研究组全会,推出了15个NGN标准草案,意在对NGN的研究方向、框架体系、业务需求、网络功能、互通、服务质量、移动性管理、可管理的IP网络和NGN演进方式等各个方面提出总体要求,为世界各国的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网络发展和产品研发的思路和依据。截至2004年7月的SG13末期会议,经过本研究期的工作共完成了15个NGN标准草案:Y.NGN-Overview(Y.2001):NGN概述;Y.NGN-GRM(Y.2011):NGN总体原则和通用参考模型;Y.NGN-GRQ:NGN总体要求;Y.NGN-FRM:NGN功能要求及其体系架构;Y.NGN-CONV:NGN融合技术方案;Y.NGN-MOB:NGN移动性管理要求及其体系架构;Y.NGN-CMIP:NGN用户可管理的IP网络;Y.NGN-MIG:NGN网络融合;Y.PSTN-NGN:PSTN向NGN的演进;Y.NGN-QoS:NGNQoS总体要求和网络性能要求;Y.e2eQoS.1:NGN端到端要求及其体系架构;Y.e2eQoS.2:集中控制资源的端到端QoS架构;Y.123.QoS:基于以太网接入的QoS架构;Y.ipaQoS:基于IP接入网的QoS架构;Y.NGN-NHN?perf:异构网络的网络性能。
  欧洲标准化组织ETSI继成功地运作了主导全球3G标准之一后,又雄心勃勃地开展了NGN的TISPAN计划。在此背景下,2004年6月ITU-T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先生提议ITU-T需加速NGN标准工作,成立了NGN专题研究组FGNGN,分别在业务需求、功能体系、IPQoS、控制和信令能力、网络安全、网络演进和IP承载能力要求等方面开展研究。
  至今FGNGN已经开过4次会议,成果显著,在NGN网络和业务总体要求、功能体系架构、IPQoS、控制和信令要求、网络演进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颁布NGN的相关标准,目前共有多个输出文档。
  NGN的体系架构目前讨论最多的是网络融合架构,欧洲TISPAN计划将NGN架构描述为四个网络子系统,即IMS多媒体子系统、PSTN/ISDN仿真子系统、基于RSTP的流媒体子系统和其他多媒体子系统。ITUFGNGN将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在此基础上,2004年12月继续补充了NASS和RACE功能。
  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为NGN接入网和终端提供基于SIP的业务,包括多媒体会话业务、集群信息订购等。
  PSTN/ISDN仿真子系统是从与IP网络通过网关相连的传统终端的角度模拟PSTN/ISDN网络,它保证PSTN/ISDN网络业务的可用性和同一性,使用户感觉不到他们并未与PSTN/ISDN网络直接相连。PSTN/ISDN仿真子系统与IMS在逻辑上是分离的,其技术上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基于H.248和SIP-I的,而后者是基于纯SIP的。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只是在概念上的分离,不同子系统的功能实体可能在同一物理节点上实现。
  网络附属子系统(NASS)提供IP地址分配(如利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IP层认证、基于用户轮廓的网络接入鉴权、基于用户轮廓的接入网络配置、IP层位置管理等功能。
  资源和准入控制子系统(RACS)提供准入控制和网关控制功能。准入控制即依据用户轮廓、运营者策略和资源可用性进行准入决定;网关控制包括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DSCP标记等。
  运营商正稳步前行
  Verizon下一代网络的主要策略是采用MPLS技术使IP网具备服务质量保证和业务融合的能力,并采用软交换实现长途分流和本地网电路交换机的替换。英国电信指出将在2007年采用软交换实现50%的本地电路交换机替换。德国电信执行副总裁PaulReynolds明确了话音网络演进的思路是采用软交换替代和新建重叠软交换网并举的策略,强调交换机替代的经济可行因素。意大利电信重视网络在IP层的融合,并努力开发无线终端接入固网的业务能力。中国电信积极开展软交换的试验并建设基于MPLS技术的IP网络,努力开拓宽带接入和业务市场。从运营商的实践来看有以下特点:
  (1)务实路线
  从运营商的网络演进策略来看,采用的都是务实的路线,每个网络建设的步骤都有详细经济核算的基础,认真地试验和评估,并进行周密的预测,充分体现了精确化管理的内涵,决不盲目跟进新技术和供应商的炒作。
  从技术角度看,电话交换网的演进首先从网络的实际需求出发,多数运营商选择先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电路交换网的演进,并密切关注IMS技术的进展,多数运营商认为软交换与IMS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
  (2)长远目标和近期部署
  各个运营商都有网络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实施路标,并根据市场需要和技术成熟性进行适当的调整。英国电信详细规划了2005年到2009年网络演进的路标。各个运营商都将网络和业务融合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长远目标一定和近期部署相结合,在具体部署时则根据市场需求和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网络演进的近期部署重点在IP承载网、传统交换网、接入、业务平台及终端。运营商更加关注有业务增长点的宽带市场和网络发展,运营商不会继续向窄带电路交换大量投资。
  (3)在IP层面融合成为主旋律
  从这些主流运营商对IP传送网建设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出,比较一致的观点包括:以IP-MPLS-DWDM为核心技术建设骨干网,利用IPVPN业务平台承载多种业务;以DSL/xDSL、BPON等技术为主导构建多业务宽带接入网,重视网络边缘的部署和管理;采用Diffserv和MPLSTE相结合的技术提高IP网络的QoS性能;引入控制平面,提高控制力度和增加网络智能;大力推进IPTV、家庭网络等新型IP业务。
  (4)终端层面的固定移动融合及其新业务成为亮点
  从运营商发展情况看,不同运营商由于网络状况、自身定位和经营策略的不同,对什么是融合、怎样进行融合有不同的认识。但总体看来,网络融合的研究已经受到普遍重视,融合存在于多个层面的观点被普遍认同,在IP传送层面的融合已成为共识,在终端层面的固定移动融合及其新业务成为亮点。
  但也应该看到,没有一个固定的网络方案可以适合所有运营商,因为各个运营商的网络规模和拓扑结构不同、业务流量模式不同,各自的业务推进策略也不同。大规模的网络运营商大多采取平滑升级、逐步演进的策略,即重叠方式,而小规模的网络运营商则可能采取重新构建新型IP网络、逐渐进行业务移植的策略,即替换方式。运营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寻求适合自己的网络演进方案。
  当前应该研究的重点
  应把研究层面的事和网络实施层面的内容相区分,网络部署应采用成熟技术,而在研究层面应尽可能多地扫清在应用中的各种技术障碍,做好应用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标准、测试、互通和评估等。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还应认真做好市场分析和经济分析、业务提供、操作维护等工作。运营商在面对网络演进时需要平滑过渡的手段,并对新的网络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核心网络希望能够支持多种流量、多种业务,具有丰富的协议、大容量和高性能。对于边缘网络则要求具有丰富的接口能力。对于业务提供需要灵活有效的业务平台和用户可接受的新型终端设备。对于网络管理和维护则需要智能化的管理体系。这些无论对标准化工作和设备供应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各种业务都在IP承载平面融合,对网络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策略、安全性要求和VPN的能力扩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标准化方面,我们将认真研究基于IMS的融合架构和FMC的业务,将加强软交换与IMS的体系架构、网络和业务互通、业务平台接口和FMC终端接口和体系架构的研究工作。 
编者按:以赵慧玲的身份地位,这篇文章可以是中国NGN发展现阶段的标准教材。
关键字: NGN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刘** 嘉兴 技术支持工程师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