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器件行业的下一步?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12-03-13 05:39:53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导读:

3/12/2012, 在OFC的每一天里,有两个问题别人在问我,我也在问别人。第一,从OFC看到了什么?第二,中国光器件企业如何走出迷惘?第一个问题前面的文章已经陆续提到。从OFC的展场就可以看到,光通信企业依然在花钱上非常谨慎(连媒体中心提供的笔记本的封面都变薄了,明显在降低成本),市场前景没有那么乐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进展。第二个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回答。
    武汉驿路通的蔡总那天和我辩论,光器件企业的发展靠价格战能走多远?蔡总认为,同样的产品,低价的东西总是会有更好的市场。实际上定价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能力。我无法全盘接受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不能否认蔡总的观点有他的道理。
    和深圳太辰谈起他们的插芯产业联盟,他们说最近有一段时间没有活动。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联盟如何走下去还不知道。
    在昂纳的展台,我想知道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下一步目标是什么。如果不做并购,不做有源,昂纳的下一步能做到什么样?在我看来,中低端无源器件领域似乎发展的余地不大。
    在希尔顿光电的展台前,钟总和我谈起他们在成都附近新的厂房,介绍他们在北美新的本地销售,介绍他们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在一家不知名的做连接器的中国公司展台,当人家知道我来自一家媒体,几年来反复出现的事情再次发生。这家公司展台上的人员径直跳过我去和他们认为的潜在客户去攀谈了,生怕我耽误了他们发财的机会。
    那天在听华为讲座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涌现出一个想法。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在光通信行业其实也是很明显,既有华为这样的顶级富人,更多的则是在行业底层众多的中国光器件厂商。对于这些社会底层的企业来说,还有没有上升的通道?
    在我看来,许多中国光器件企业现在正面临发展的瓶颈。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市场,需要人才,也需要时机,而其中企业最该把握的则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做好这个定位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目标,也取决于企业的性质。
    能永远比竞争对手价格更低,当然是很好的竞争策略,只不过这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才能同时保证品质不降低,而且在技术没有突破的前提下也有一定极限。坚持走OEM的路线也是可行的选择。但是许多大型专业代工企业的出现让这个领域遇到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或许还有,找到一两家大的客户,傍上个大款,几年之内都没有问题。那么几年之后呢?在创新无法一蹴而就的情况下,还有什么适合中国光器件企业的发展之路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有赖于我们全行业的思考。虽然我们给不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有两条一定是离不开的,第一,我们需要有一个更高的理想。第二,我们需要更多的整合或者合作。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光器件企业和北美的光器件企业构成不同,中国企业大多数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伙的企业,北美企业更多是靠风险投资的企业。这种不同造成发展道路选择的不同。在企业之间合作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先天就有不足,虽然我们曾经也有福州高意的例子,但昙花一现。刚刚看到优酷和土豆网合并的例子,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中国的光器件企业的老总们该想一想如何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越来越多上市的,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光器件企业也为这种整合提供了可能。
    那天在Start up的研讨会上,与会的嘉宾都提到对于新公司来说找准自己的特色非常重要。发言的嘉宾中有一家韩国的光模块公司OE Solution。曾几何时,这家公司的产品线同中国对手一样,可是这一次他们的Smart光模块明显高过了中国对手一头。在该公司Pwak博士的演讲中,他们的竞争对手被写成了Finisar, Opnext和中国竞争对手这样的字样。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这些中国竞争对手们能用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外国对手的演讲稿里,而不是统一的中国公司。中国光器件企业的下一步是什么,我们需要有特色的中国企业,无论是创新,是规模,是服务,还是其他什么。
    其实今年的OFC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变化。国内最近涌现出来的一些有特色的公司,比如开发可调激光器的马尔斯,开发硅基PLC的维新康等也都有派人观展或者参展,只不过他们的特色并没有展示出来。相信明年,一定会有更多的变化。
关键字: OFC2012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