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华为中兴进入终端产业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4-01-30 10:34:52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

1/30/2004,【eNews专稿】电信设备商进入终端市场,表面看起来只是为了拓展其自己的业务增长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厂商是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中国3G战略大演习已经拉开序幕,一场好戏正有待于我去欣赏。
  堤内损失堤外补
  中国通信市场高速增长10年,养肥了一大批外国设备供应商,也孕育了华为、中兴等国产设备制造商。在过去的几年里,本土电信设备商迅速成长,从程控交换机到GSM系统,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竞争力都在逼近国际巨头,并且已经开始冲击全球市场。
  然而,全球性的电信设备制造业大滑坡,也不遏制地波及到国内市场。从2002年下半年起,电信设备的投资增速放缓,到了2003年上半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额虽比上年同期明显增长,但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则大幅下降,全行业濒临亏损边缘。
  与此同时,终端制造商却没事偷着乐,手机厂商几乎是全线告捷,小灵通表现得更为强劲。2003年小灵通新增用户达2000万,全国小灵通用户总量超过3000万,虽单机价格有所下滑,但投资总额仍然高达100亿元左右。同是设备制造商,由于较早介入终端领域,并在小灵通市场上大有作为,中兴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中兴脚踩两只船,成为设备制造业的一个典范,这令它的竞争对手为之眼红。于是,从2003年开始,在电信设备投资继续下降的同时,国内电信设备商纷纷转向终端市场,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稍稍了解电信市场行情的人都知道,做设备,比做终端更赚钱,一台程控交换机,少则几十万,多则愈百万;一套网络系统更是价值连城,其中的技术含量、产值和利润之高,岂是小小的手机所能相比?所以,华为一向对终端市场不屑一顾,以业内老大自居,一直固守电信设备商市场。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设备制造业低迷不醒之际,为了增收减负,设备制造商不得不委曲求全,进入终端市场争食,华为和大唐从设备杀入终端,再一次与中兴正面交锋。
  三足鼎立有奇招
  国内手机市场的火爆,国产手机份额的提高,都是诱发设备商争食终端的主要因素。但是,作为电信设备商,虽然拥有雄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但并不等于拥有终端市场。手机厂商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从产品定位到品牌塑造,从渠道建设到成本控制,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一线大厂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电信设备商染指终端,不仅要面临原有老对手的挑战,而且要经得住众多手机厂商的夹击,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才能在终端市场获得立足之地。
  华为不做便罢,一做便非同凡响。首先,华为选择小灵通为突破口,与NEC、松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Cosmobic Technology Co.ltd(宇梦通信),一年之后即顺利推出三款小灵通。2003年,华为小灵通销售量达30万台,2004年小灵通的生产量计划达到300万台,一年攀升10倍。其次,华为牵手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各将投入2000万美元,合作开发低成本3G手机平台,同时还与香港第五大电讯运营商SUNDAY签署了价值9亿港币的3G合同。华为盯着终端市场的高低两头,一个是小灵通,一个是3G手机,有意避开竞争面庞大的普通手机,目的是借助于电信运营商的扛杆力量。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小灵通,还是未来的3G手机,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运营商的大批量采购,而华为与电信关系深厚,投其所好自然是上策。
  中兴在电信设备商阵营中表现突出,突出就突出在它较早地成为终端市场的既得利益者。两年前,在联通第一次CDMA设备招标中,中兴一举夺得7.5%的份额,不仅让设备商大吃一惊,而且令老牌手机厂商刮目相看。到了2003年,中兴已经通吃GSM、CDMA、PHS各个领域,手机已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15%,并且正在向3G手机突进。中兴要在2004年把手机份额做得更大,不惜投入数千万巨资,重金聘请李连杰其形象代言人,大力推广中兴小灵通。
  与华为和中兴相比,大唐的底气似乎更足,这不仅因为它是信息产业部的嫡系部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掌握着中国版3G标准,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气势。所以,大唐在加快开发3G通用芯片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入终端市场,一方面推出彩信拍照手机GX10N,以"考机100天、品质百分百"大肆推广其手机品牌;另一方面与飞利浦、三星合资组建天碁科技,研制TD-SCDMA商用终端,可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大规模量产。大唐已把手机业务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并且把它视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终端的饭好吃吗?
  三大电信设备商拼抢终端份额,必将加剧手机市场的竞争,无论华为、中兴,还是大唐移 动,进入手机行业以后,都不可能是唾手可得,希望与风险并存。
  手机市场还有空间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还很大,手机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移 动电话虽然很难达到发达国家80%左右的普及率,但只要普及到40%左右,移 动电话用户总数就会突破5亿大关。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10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2.569亿户,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
  由此可见,我国手机用户达到5亿户,至少还有2.5亿的成长空间。以小灵通为例,它在市场的夹缝中走过7年时间,越活越精神,而且已经渗透到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而且,信产部已为小灵通大开绿灯,中国电信计划在2004年全面扩容,力争达到1500万的放号量。
  3G是一个机会
  通信技术正由2G向3G过渡,很有可能会带动市场重新洗牌,这对新老厂商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由于欧洲和日本的3G遭遇寒流,中国3G牌照发放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其中的变数恰恰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政府对待TD-SCDMA的态度一贯是坚定支持的,第一阶段3G测试已初步完成,接下来将用一年时间组织外场测试,国内6大运营商都表示要做TD-SCDMA的外场试验。
  中国3G的大门迟早要向四方洞开,就连诺基亚等国际电信巨头,也做好了冲击中国3G市场的充分准备。华为进军终端市场,剑指3G双模手机,正与NEC、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相互测试其双模手机。大唐移 动分别与普天和中兴签署TD-SCDMA技术深度合作协议,由中兴和普天开发基于TD-SCDMA技术商用手机。
  必有一场恶战
  手机的利润远远不像系统设备那样丰厚,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却远远超过后者。无论是拼制造成本,还是拼品牌影响力,电信设备制造商都很难超越手机厂商之上。
  在国内小灵通市场上,由UT斯达康、青岛朗讯、中兴通讯等少数厂商分食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华为、侨兴、康佳、夏新、金鹏等新的对手相继进入"小灵通"阵营。目前的市场格局是,系统设备UT占60%,中兴占30%,朗讯占占10%;小灵通终端原来主要是靠进口或贴牌生产,从2003年开始,已有TCL、康佳等10余家手机厂商展开竞争。相比之下,UT斯达康、中兴、青岛朗讯三家厂商拥有网络和终端的双重优势,而且成功确立了"小灵通"品牌的主导地位,这无形中给后来者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未来,3G手机市场更有一翻恶战,20多家竞争者处于同一起跑线,至少已有10家厂商拿出商用3G手机,诺基亚、摩托罗、三星等国际大鳄虎视眈眈,国内厂商如何应战?中国厂商角逐3G市场,必有一翻较量,先入者先得利,这依然是不变的法则。
  冲击力不可低估
  不管竞争如何激烈,开弓没有回头箭,电信设备商既然进入终端市场,就没有回头的道理,否则,损失将更为惨重。再说了,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磁器活,电信设备商争食手机市场,均是有备而来,所以,这些厂商进入之后,对终端市场的冲击力是不可低估的。
  目前,在全球市场上,3G手机厂商研发的重点是,支持多媒体通信、高速数据、满足高端客户的WCDMA手机,所以,3G手机的价格昂贵在所难免。如果3G手机市场上只有外国品牌,而不见国产品牌的身影,那么,市场零售价就很难放到合理价位。华为等厂商推出国产3G手机,最有力的冲击可能就是价格,它将打破市场价格由国外品牌说了算的局面。
  这一点,已经得到市场的验证,比如,联通第二次招标,如果没有中兴等国内厂商参与竞争,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投资将会支出更大。而TCL、波导、厦新等国产手机品牌的高速成长,更是从根本上催毁了外国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不仅为消费者节省了不必要的投资,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国移 动市场的发展。
  从战略高度看,大唐代表我国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已被定为国际三大3G标准之一。专家指出,中国移 动通信要实现由2G向3G的平稳过渡,必须保证建立一个有国内企业参与的多厂家供货环境,其中,国内芯片供应商不少于4家,手机制造企业不少于10家。3G标准之争,归根到底是政治、经济利益之争。电信设备商进入进军3G手机,最终将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利益。
  3G时代的到来,对整个中国通信业来说,都是一次极好的机遇。进入3G时代以后,如果国内电信设备商和手机厂商共同夺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那么,由少数几家外国巨头垄断我国电信市场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编者按:几年前编辑的朋友向编辑推荐华为牌的无绳电话。当时这个产品由于销售不畅,不得不内部低价处理。在电信终端产品这个问题上,应该说无论华为还是中兴都是有切身的不那么愉快地体会的。我记得曾经听华为人讲华为有条原则就是不碰终端产品市场。现在情况出了哪些变化让这些设备大厂去做家电厂商的生意呢?这篇文章开篇就说设备制造业整体低迷。的确没有这种持续的低迷,他们不会来追逐这些蝇头小利的。进军终端产品,会给设备厂带来哪些影响?这篇文章没有正面提及这个问题。在编辑看来,不熟悉市场运作,高投入低产出的终端市场弄不好会成为这些设备大厂的绞索,巨大中华们对这个问题必须慎而又慎。编辑个人之见,华为中兴这些设备大厂如果花大力气去做手机,这很可能使他们走下坡路的开始。因为他们丢掉了创业之初的锐气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关键字: 中兴 华为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刘** 嘉兴 技术支持工程师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