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报:亚洲网通出嫁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6-04-18 01:28:37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

4/17/2006,本报记者 王冀 中国网通某高管表示,卖掉亚洲网通只是失去一个品牌,但可以通过拓展其他海外业务提高公司整体赢利水平。
  中国网通董事长张春江不久前曾表示,公司正在为业绩不佳的亚洲网通寻找“商业合作”机会。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不过不是合作,而是出售。
  目前公开披露的消息显示,和记黄埔前董事总经理马世民(SimonMurray)已于日前确认,他领导的一个投资集团,包括GEMS、Spinnaker资本集团和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将作为买家,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亚洲网通,预计最快在“五一”长假之前可达成最终协议。
  有意思的是,就在3月底,亚洲网通刚刚完成泛亚海底光缆网络(EAC)升级工程,使得系统容量提升了50%。“目前看来,这笔投资是亚洲网通出嫁前的最后一笔‘嫁妆’”,有分析人士如此表示,“与其说是拓展业务,不如说是为了卖个更好的价钱。”
  一切向业绩看齐
  回想当年,中国网通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就将价值19亿美元的亚洲环球电讯资产收入囊中,被业界赞誉为“小吃大”。但当时也有分析指出,亚洲环球电讯内部存有一些问题:巨大的债务、每年高额的网络维护费、折旧费,使其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希望。若中国网通不尽快对其实现资产整合、改善业绩,那么无论多么便宜地收购都将面临巨大风险。
  不幸言中的是,在随后的三年内,亚洲网通确实没有给中国网通带来赢利。由于过去几年光缆市场供大于求以及宽带价格持续下滑,该公司在运营上一直处于困境。中国网通2005年年报显示,亚洲网通2005年收入约为2.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4亿元,尚不到广东移动1个月的收入。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计算,亚洲网通2005年仍旧亏损。
  采访中,中国网通一位高层人士坦承,“亚洲网通近年一直未能赢利,卖掉这块业务虽然损失了一个品牌,有些削弱公司的影响力,但公司今后将有更多的精力拓展其他的海外业务,可以提高整体赢利水平和股东回报。”
  “出售亚洲网通是一种灵活的做法”,德国电信咨询公司分析师秦锐也如此认为,“网通现在资本层面亟待补充,网络的维护和升级,市场业务的拓展,将来回购母公司资产,以及未来的3G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网通已经上市,而亚洲网通已经不可能促进其主业的发展,因此将这块业务出售是情理之中的。”
  他进一步表示:“亚洲网通的出售时机还可以,现在全球电信行业都起来了,跨国租赁业务也越来越多,要是前几年肯定卖不上这个价钱。”而此笔拟议中的交易,对亚洲网通的估值约为其扣除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赢利(EBITDA)的25至27倍。
  身世浮沉雨打萍
  也许,漂泊是亚洲网通注定的宿命。在与中国网通“联姻”三年后,似乎“缘分”已尽。
  亚洲网通前身系亚洲环球电讯,1999年9月成立于百慕大,大股东是美国环球电讯,主要股东还包括软银和微软。其拥有的主要资产是将近2万公里的海底光缆。这些光缆起始于日本,横贯韩国、中国沿海、以及东南亚地区,并与北美的跨太平洋光缆系统连接,实际承担着东亚主要城市同美国西海岸的大部分语音和数据通信业务。
  尽管业务框架搭建得不错,但好景不长。2001年开始,全球电信业跌入了寒冬。瑟瑟寒风中,亚洲环球电讯苦苦支撑,无奈大股东美国环球电讯自身不保,于2002年1月28日申请破产。再加上有近8亿美元的高额负债需要偿付,亚洲环球电讯急需找到新东家救其于水火之中。
  正在此时,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网通急欲拓展业务领域,而亚洲环球电讯的资源正是网通所需要的。
  当时,中国与海外网络相连的线路主要是由中国电信拥有。如果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讯,那么可以凭借其海底光缆资产把业务扩展到中国周边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电信运营商,从而减少对竞争对手中国电信的依赖性。
  双方你情我愿,随后的事情水到渠成。2002年10月,中国网通联合新桥投资、软银亚洲基金成立亚洲网通,2个月后又收购新桥和软银所持股份,将亚洲网通变为了下属的一个全资子公司。
  同年11月,亚洲网通宣布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亚洲环球电讯,所有交易在2003年3月最终完成。此后,亚洲环球电讯开始以亚洲网通的名义展开运营。
  如今,亚洲网通面临再次易主。马世民表示,他所领导的集团收购亚洲网通之后,将把其打造为亚洲电信市场的又一家行业巨头。但他同时表示,“在帮助亚洲网通扭亏为盈之后,将其出售给出价最高的竞购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攘外”与“安内”
  亚洲网通出售的消息传出后,再加上前期网通国际的撤销和重组,“中国网通开始收缩国际业务”的观点在业内不胫而走。
  对此,前述中国网通高管对记者表示:“出售亚洲网通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不会有太大影响。公司拓展国际业务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对内销售国际产品,二是对外寻找合作伙伴,然后从国外带业务回来,这在国际业务中占了主要比例。除了亚洲网通,公司还有很多合作伙伴。”
  秦锐则认为,亚洲网通的出售并非意味着国际化战略的收缩,而是一种有选择的调整。他进一步分析,网通现在的重点一是宽带,二就是奥运。从目前情况看,网通国际化战略正在融入奥运战略之中,因为奥运期间必然要提供国际漫游和接入服务。而更重要的是,其国际业务要服务于宽带这个大战略,并主要以服务、发展大客户为主,拓展国际化的信息服务。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国网通开始加大对宽带的投入力度,着手整合产业链相关资源和公司内部资源,为未来“以视频为主”的宽带业务发展做好准备。这一做法已经初见成效。年报显示,公司2005年宽带用户较上年增长了31.5%,达到1148万户,宽带业务收入达到83.5亿元,同比增长34.6%,对不含初装费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10%。此外,公司还计划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宽带奥运”,以此实现宽带业务的突破性发展,推动战略转型的实现。
  这表明,中国网通正在着力挖掘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并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国际战略。
  “网通国际化的前提是看好自己的大本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咨询师左娟表示,“在几大运营商中,网通的收入和规模远不如中国电信,又暂时没有移动业务,在国内还远没有强大到支撑其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网通先巩固好根基再外出是个理性的选择,也反映出了网通高层的务实态度。”
  马世民:和黄最后一个“洋大班”
  作为亚洲网通买家的领军者,马世民再次受到业界的关注。他是和记黄埔最后一位外籍董事总经理,曾担任高管长达9年,期间主持过电信方面的投资,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
  马世民虽然有个地道的中国名字,其实是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他1966年来到香港,1984年坐上和黄首席行政长官交椅。在他主持下,和黄的业务一直稳定发展。
  但在1992年,马世民投资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巨亏14.2亿港元,导致和黄上半年赢利倒退10%。再加上在投资中国内地问题上与李嘉诚意见相左,马世民于1993年从和黄辞职。他在职期间说服了李嘉诚投资移动通信领域和Orange公司,后者成为李嘉诚最杰出的投资之一。
  随后,马世民曾担任德意志银行亚太行政总裁,以及信和物业总裁等职。1998,马世民主持创立了GEMS基金,在四年时间内回报率高达55%。目前,该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韩国、泰国等亚洲市场,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包括林业、旅游、金融、以及芯片封装等行业。
关键字: 亚洲网通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