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一个广电老兵眼里的融合之路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9-08-31 09:46:42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

8/31/2009,2006年底退休的陈晓宁至今心有不甘。在他工作的最后几年中,一直为形成一张全国的有线网络而拼命。这张网寄托着广电网络整合、体制改革以及与电信竞争的众多希望。

但他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广电网络的整合、体制改革依旧是在广电内不断扯皮的话题。

更令他难受的是,广电努力改革了十几年,却与电信业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雄心壮志到满腹积怨,再到不断自省。陈从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主任一职退体后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会长,虽然不再当权,但他时刻不忘反思总结,难道广电真的就没救了吗?

积怨

   困惑起源于三网融合的概念。这个概念提出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说清楚什么是三网融合。而且随着技术与媒体的变化,三网融合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而概念不清,正是导致广电在三网融合进程中一直固步自封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初的概念是三网合一。在上世纪90年代,广电被戴上了重复建设的帽子,有观点认为不应该重复建网。这个帽子一戴就是十几年,非常沉重。但在有线电视网络之后建设的网通、联通、铁通就都不是重复建设吗?”陈晓宁觉得这顶沉重的帽子使得后来广电的工作迟缓。

   为了躲开“重复建设”的干扰,1999年广电参与发起成立网通公司,企图借道发展新业务,陈晓宁是当时的经手人之一。但由于广电不是大股东,受到内外压力,此后并没有享受到网通的成功滋味,相反却培养出又一个竞争对手。

   2001年又一次绝好的机会擦肩而过。当时南北电信分拆,当时的信产部主动提出分给广电经营权,先单向开放3年,但广电对此事没有回应。“机会一闪就过去了。多难得的机会呀,广电没接这个球!”而这一次错失良机之后,广电再没有合理合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机会。这也成为困扰广电至今的大难题。

   面对电信的竞争与压力,陈晓宁最大的心愿就是成立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这家公司被媒体称为“中国有线”,是有可能崛起的一个全新网络运营商。2002年,虽然准备充分并获得总局的支持,但这家公司还是“被流产”。陈晓宁特别强调了这个“被”字。这里有非常复杂的原因,陈晓宁不愿再提。庆幸的是,在多年努力后,“中国有线”于2005年终于挂牌,当时在业界引起很大的震动。在陈晓宁退体之前,终于成为这家公司的首任总经理。国家开发银行给了20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让中国有线去搞网络整合。

   挂牌只是第一步,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但谁都知道中国的有线网络被分成2000个小网,都是独立的运营主体。这是一潭浑水,也是广电最大的内耗根源。到陈晓宁退体,离自己的目标依然很远。“电信是3大公司,我们是2000家公司,但没有一家能跟人家比的。”中国有线现在的命运是“被旁置”,陈晓宁依然强调了这个“被”字。就在中国有线“被旁置”期间,电信已经扛着红旗抄了广电的后路,开始大力发展IPTV。

自省

   广电人总是愿意将电信作为假想敌,并总是拿两个行业的情况进行对比: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电话用户是8000万户,收入是200亿元。有线电视用户是6000万户,收入是60亿元。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种差距被迅速地拉大:电话用户是3亿户,收入是2000亿元,而有线电视用户是9000万户,收入只有150亿元。此时的广电系统已经意识到差距,并开始有意识地提出改革思路。但到2009年,新的数字让他们更加惭愧:电话用户已达10亿户,收入达8000亿元,而有线电视用户是1.5亿户,收入是350亿元。

   在数据面前,广电人的牢骚能说上3天3夜:政府给电信什么好的条件,而广电是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

   “这就是10年的结果。我们在争来吵去,人家在大踏步地前进。如果我们还是像现在这种局面继续在争论,下一个10年会是什么样的?”“汗颜!”提到三网融合工作,作为有线电视的一位老兵,陈晓宁用这两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三网融合进程中,电信网主动与互联网的融合已很有成效,但广电网始终独立其外。十余年时间,不仅没有解决外部的竞争状况,连内部的改革进展也不尽人意。

   十几年的改革与竞争之后使得广电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到现在为止,有线电视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运营机构坚持事业性质,在陈看来,这样的体制根本无法到市场经济的大海里游泳。

   2005年的一次参观让陈颇受打击。当时电信的IPTV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直接抄了广电的后院。陈来到一个农村参观,他很不理解:有线电视收8元,而IPTV收10元,农民有了有线电视,还要再花10元买IPTV。农民回答说:“你们有线电视都是按上班族的时间安排电视,好的节目都安排在八九点钟,你们是给城里人办的电视。而我们农民是按照天气来决定作息的,下雨、下雪我们就不出门了,就想全天看电视,我可以一天看10集《亮剑》。”

   愕然加惭愧。电信就这样扛着红旗进了广电的阵地,而广电人都没搞明白自己的阵地是怎么丢的。“我们做了一辈子电视,却根本不知道农民用户要什么。”一位广电内部人士也给记者举了另外一个例子:电视台一般都把儿童节目安排在五六点钟,以为那是孩子收视最集中的时段。但开通点播电视之后发现,儿童节目点播最集中的时段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与自己的设想完全不同。“电信是千方百计为市场做服务,而广电是守着家门口唯我独尊。
关键字: 广电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 朱** 宜春 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专员采购经理/主管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