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光纤产业整合徐徐启动

光纤在线编辑部  2004-07-22 01:00:26  文章来源:原文转载  

导读:

7/21/2004, 本报记者 郑良中 上海报道  三年来一路狂跌的光纤价格终于刹车。
  “现在光纤价格也还是115元—120元/芯公里之间,但基本稳住阵脚了。”7月20日,长飞光纤市场总监俞伟昌说。
  他同时告诉记者,此价格仍然远低于行业内认可的165元/芯公里的最低成本价。
  2001年底开始,国外光纤企业为了消化其过剩的产能,早就将中国市场作为他们产能过剩的“泄洪区”。
  据统计,2002年国外厂商在中国销售的G652单模光纤价格仅为14美元,2003年韩国厂商的报价一度降到100元,远低于业内平均成本线,对国内光纤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在进口光纤的低价冲击下,国内光纤生产企业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光纤售价。
  今年6月16日,商务部初裁认定原产于美国、日本、韩国的进口光纤存在倾销,国内相关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根据初裁决定,自即日起,进口原产于美、日、韩的G652单模光纤,应向中国海关提供相应不等的保证金。
  征收保证金后,国外厂家的光纤价格应该在165-170元/芯公里之间,与国内产品价格有40-50元的差价。
  遭受国外厂商低价倾销拖累的中国光纤价格首次趋稳。“反倾销使进口光纤数量减少,价格止跌后将明显回升。”长飞公司一位销售经理认为?回升的幅度约15-20%。
  但长飞公司该高管表示,行业整体复苏还为时过早,当务之急是加强国内光通信产业整合。
  该公司总经理徐锡洲认为?在初步消除外商不平等竞争后,结束国内各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应该成为产业界的首要问题。
  他指出,中国光纤光缆市场的激烈竞争已持续了两年多,眼下还看不出市场有转暖的迹象。2003年中国的光纤用量超过了1400万芯公里,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可光纤光缆的价格仍然很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盈利线左右苦熬。
  事实上,国内光通信产业的“拥堵”场面几年前就已显现。2000年左右,由于国家光通信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大量资金蜂拥进入,各地争相上马光纤光缆项目,短短两年间出现了近200家大大小小的光纤光缆厂。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毛谦说,光纤行业的高利润曾经让众多国内厂商蜂拥而上,最终导致了光纤业生产能力过剩。
  “几年以来,愈演愈烈的非理性价格战已经将中国光缆企业逼到生死线上。” 徐锡洲告诉记者?2001年国内有180多家生产光纤光缆的企业;2002年由于市场价格下滑,只有50家企业保持了50%以上的产能运转;而到了2003年,只有25家企业保持了50%以上的产能运转。
  由于国外的倾销以及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企业的竞争手段一味依靠拼成本、拼价格。
  徐锡洲认为,中国光纤光缆产业要走出内外交困之境,必须选择整合。事实上,国外光纤光缆企业已经先行一步。
  7月2日,德拉克控股公司(Draka)和阿尔卡特宣布双方的全球光纤业务和通信电缆业务的合并完成。新的公司由Draka公司占50.1%的股份,阿尔卡特占49.9%。
  有关专家也表示忧虑。国家通信电缆及光纤光缆专业委员会委员林中教授说:从国际上的情况看,一个成熟的光纤市场应该不超过10家供应商,其中有实力的也就两三家,而国内目前的情况确实是良莠不齐。
  “近几年无序竞争造成的危害已经表明,合作竞争是光纤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光纤产业分会负责人说。
关键字: 光纤
光纤在线

光纤在线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光纤在线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热门新闻

最新简历

  • 刘** 嘉兴 技术支持工程师
  • 陈** 广东 副总经理/副总裁生产经理/主管营运经理/主管
  • 刘** 恩施 技术支持工程师生产线领班/线长技术/工艺设计工程师
  • 张** 嘉兴 研发/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 梁** 东莞 品质/测试工程师

展会速递

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